前言
4月就要待业家中,经过一两天的踌躇,觉着这其实是一个蛮好的学习与重新调整的机会,后面学习是不会有人提供薪水了,那自然可以更自由些。不过漫无目的的学习的效率比较低,可以根据BOSS上的岗位的关键词去了解相关的技术。
自己喜欢折腾,对Python也蛮有兴趣,先学习下Flask
安装
1 | pip3 install Flask |
如果遇到网的问题,可以Google搜索pip 换源
,现在安装一些工具确实是没有什么门槛
显示下安装后的效果
1 | pip3 show Flask |
1 |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 |
平常用的颜色宏大概如下
1 | #define RGBHex(rgbValue) [UIColor colorWithRed:((float)((rgbValue & 0xFF0000) >> 16))/255.0 green:((float)((rgbValue & 0xFF00) >> 8))/255.0 blue:((float)(rgbValue & 0xFF))/255.0 alpha:1.0] |
考虑到蓝湖中获得的十六进制颜色值为#FF0000
,cv时需要先删除#再添加0x
,想省略这部分
C
语言宏中’#’称之为字符串化操作符(Stringizing Operator),它将函数宏的实际参数转换为对应的字符串常量。利用这个特点定义如下的颜色宏
1 | #define HEXA(COLOR,A) ({ \ |
支持0xFF0000/#FF0000/FF0000
这三种格式
《编译原理》中提到
编译器的第一个步骤是词法分析(Lexical Analysis)或扫描。词法分析器读入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,并且将它们组织成为有意义的词素(lexeme)的序列。对于每个词素,词法分析产生如下形式的词法单元(token)作为输出:
<token-name,attribute-value>
token-name
是一个语法分析步骤要使用的抽象符号attribute-value
指向符号表中关于这个词法单元的条目
1 | int main(){ |